重庆本土摩托车品牌盘点
-
力帆(LIFAN)
创立于1992年的力帆,是重庆摩托车的“老字号”,早期以摩托车发动机研发起家,逐步扩展至整车制造,其经典车型如力帆KPT系列(拉力车)、LF150-14V(街车)以高性价比和耐用性著称,近年来,力帆加速向新能源领域转型,推出多款电动摩托车,例如搭载智能电池管理系统的力帆E3,受汽车业务影响,其摩托车板块需关注后续战略调整。 -
宗申(ZONGSHEN)
宗申集团成立于1995年,凭借发动机技术和赛事基因迅速崛起,旗下产品覆盖通勤、运动、越野等多场景:- 宗申Week 8:复古风格,适合都市骑行。
- RX6休旅车:与诺顿合作开发的650cc双缸发动机,主打长途摩旅。
宗申还通过森蓝(ZEEHO)子品牌布局高端电动市场,例如搭载AI辅助系统的ES5,续航达200公里。
-
隆鑫(LONCIN)
作为宝马、本田的长期合作伙伴,隆鑫以精密制造和出口业务见长,其无极(VOGE)系列定位中高端,- 无极500AC:现代复古设计,配备滑动离合与ABS。
- 无极RR525:运动跑车,百公里加速5.2秒。
隆鑫的发动机技术(如KE500平台)被多家国际品牌采用,技术实力突出。
-
银翔(YINXIANG)
银翔集团旗下的北汽银翔和比威特(BWT)主打性价比市场,代表车型BWT150-3(街车)价格亲民,适合入门用户,近年通过引入机器人焊接线提升工艺,但在智能化配置上稍显滞后。 -
鑫源(SHINERAY)
鑫源以复古机车和越野车型闻名,其棍王400(Scrambler风格)与SWM越野系列在玩家圈层中口碑较高,2022年推出的鑫源E5电动摩托车,采用换电模式,重点布局城市短途出行。 -
望江(WANGJIANG)
历史可追溯至1957年的军工企业,擅长边三轮摩托车,经典车型望江WJ300B(侉子车)延续硬派设计,适合特殊地形与军迷爱好者。
重庆摩托车产业为何强势?
-
历史积淀与政策扶持
20世纪80年代,重庆依托“三线建设”积累的工业基础,成为全国首批摩托车生产基地,政府通过两江新区产业园和税收优惠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,形成集群效应。 -
地理与市场需求
山城地形使摩托车成为刚需工具,年均需求量超50万辆(数据来源:重庆市统计局),重庆港的物流优势助推出口,2022年摩托车出口量占全国35%(中国海关数据)。 -
技术研发与产业链
重庆拥有中国汽车研究院等机构,推动电控系统、轻量化材料等技术创新,本地配套企业超2000家,从轮胎(如建设轮胎)到电喷系统(如联电科技)均可实现本地化采购,降低成本。
选购建议:如何选择重庆品牌?
- 通勤代步:宗申Week 8(复古)、力帆E3(电动)
- 长途摩旅:无极500DS(休旅)、宗申RX6(双缸动力)
- 个性玩家:鑫源棍王400(复古)、望江WJ300B(边三轮)
- 性价比首选:银翔BWT150-3、力帆KP150
避坑提示:
- 部分低端车型可能未配备ABS或TCS,需关注安全配置。
- 电动摩托车需确认电池质保周期(建议3年以上)。
未来趋势:电动化与智能化
重庆计划到2025年新能源摩托车产量占比超30%(《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》),宗申森蓝、隆鑫电动子品牌“茵未”已推出支持OTA升级的车型,智能导航、语音交互成为新卖点,传统燃油车则向大排量(如800cc以上)和定制化方向突破。
引用说明
本文数据来源于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《2025年摩托车产业报告》、中国摩托车商会《2022年行业白皮书》及企业公开资料,部分车型参数参考品牌官方网站。